外交部党委书记 齐玉
(《求是》2023年第8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的二十大重大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升华,形成了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人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更加奋发有为的使命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一、全面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世界意义,在掌握历史主动中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立足时代又引领时代,对当今世界开创现代化模式新图景、重塑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具有示范性引领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很长时期以来,少数国家垄断现代化的话语权,抱持“西方中心论”,鼓吹所谓“华盛顿共识”,不断放大“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的错觉。个别西方大国号称全球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贫富分化却最严重,新冠疫情死亡病例也是全球最多的;号称“自由民主”,却不断发生针对平民的枪击案、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仇杀,社会撕裂空前恶化;号称“世界灯塔”,建国近250年间仅有16年没打仗,成为当今世界最大乱源。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为人类社会实现长治久安、消除极端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表示,中国不仅在践行现代化,而且在克服西方式现代化的错误和流弊方面,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开启全新的可能性,也将为世界提供新理念、新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总书记还指出,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曾幻想“西天取经”,照搬照抄西方模式,结果水土不服,陷入发展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泥潭。个别大国不顾各国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强加于人,推行“民主改造”,策划“颜色革命”,结果造成动乱冲突和人道灾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世界银行报告指出,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这一数字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向现代化,这一规模将